close

 蕁麻疹(Urticaria)

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提供



什麼是蕁麻疹




全身皮膚出現形狀不規則、大小不一,非常癢的塊狀浮腫。每個區域的浮腫可能只出現幾個小時就消失,但是其他區域又不停地有新的浮腫出現。這種疹子如果出現再眼睛周圍或是嘴唇時,常常會造成很厲害的浮腫。俗語稱蕁麻疹為「風疹塊」,取其疹子的變化,來去一陣風之意。 



急性及慢性蕁麻疹



以病程而論,「急性」蕁麻疹通常是數天到一、兩個星期就會消失。如果超過六個星期以上,則稱為「慢性」蕁麻疹。

 



引起蕁麻疹的原因


一、食物:海鮮、發酵食品、堅果類、蛋、牛奶、含人工添加物製品、含咖啡因食品、芒果、草莓、竹筍、葡萄柚、糯米、香菇及酒精類飲料等。


二、藥物:抗生素、止痛劑、鎮定劑、安眠藥、利尿劑、維他命等。


三、感染:慢性蛀牙、牙周病、鼻竇炎、尿路感染、念珠菌感染、BC型肝炎、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、滴蟲、腸道寄生蟲感染。


四、吸入物:花粉、孢子、粉塵、化學溶劑。


五、內分泌:甲狀腺異常、自體免疫疾病。


六、物理性:陽光、溫度、騷抓、壓力、運動、水。


治療


最佳的方法是找出並去除導致蕁麻疹的原因,但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

藥物方面的治療是以抗組織胺類的藥物為主,然而美人對於各種抗組織胺的反應不一,所以您的醫師會試著使用一種或多種長、短效的劑型藥物,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。但如果蕁麻疹非常嚴重,注射腎上腺素或短期的類固醇藥物使用,則是需要的。 



自我護理




一、洗澡可以使用肥皂或沐浴乳,但水溫不要太高。


二、依醫師指示,按時服藥,並使用止癢擦劑,或局部冰敷以降低癢的感覺。


三、不要使用酒精擦拭,有時反而會越擦越癢。


~版權所有,若欲轉載,請註明出處~






http://www.derma.org.tw/patient_faq/doc/ok%E8%95%81%E9%BA%BB%E7%96%B9-%E6%B8%B8%E9%B4%BB%E5%84%92.htm









蕁麻疹



皮膚科 鄭詩宗主治醫師



 蕁麻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,會使病人的皮膚出現極癢的膨疹,有如蚊子叮了一般的腫塊,雖可自行消退,但常反覆發生,來去有如風一般,故又俗稱「風疹」。它可發生在任何年齡,約百分之二十的人終其一生至少有一次蕁麻疹的經驗。這樣的皮膚腫塊……是因為皮膚內的血管擴張並且通透性增加所造成的。有時這現象位於較深層部位的血管時,皮膚的腫脹會加厚,又稱「血管神經性水腫」,常見於嘴唇、眼皮和手腳掌。如不幸發生於喉嚨,病人可能會有胸悶、呼吸困難等症狀,嚴重時甚至可危及生命。



 一般說來,蕁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。以急性的佔大多數,引起的原因相當多,較常見的是因為某些人的體質特殊,體內的免疫系統對外界的一些特定物質產生過敏反應;當這些人吃到、吸進或接觸到這些特定物質時,皮膚就會因過敏反應使血管擴張、通透性增加而發生蕁麻疹。這些特定物質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「過敏原」。可引起蕁麻疹的過敏原很多,最常見的是食物和藥物,其它如花粉、灰塵、蟲咬、寵物毛髮及皮屑或黴菌等都可以使特殊體質的人產生蕁麻疹,其它少見的原因還包括有寄生蟲、細菌、病毒的感染或一些內在疾病如膠原病、惡性腫瘤等都可能引起蕁麻疹。對於急性蕁麻疹者,即使找不到原因,病情經治療後,大部份的人也會在數天或數週後痊癒。



 如果發作的時間持續超過六星期就稱作「慢性蕁麻疹」,病情可能持續數月或數年,另外,有的人則是隔一段時間就反覆發作一次,帶給病人相當大的困擾。醫師與病人也都很希望找到病因,可惜,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慢性蕁麻疹是找不到原因的,能找得到原因的在致病的誘因去除後,蕁麻疹很快就會消失。對於慢性蕁麻疹,曾經有人用皮膚過敏試驗幫忙,結果並不理想。若於病史中無法找到線索,而病情經治療後又無法改善時,則須做一些檢查,包括CBC、 total eosinophil count、IgE、ESR、肝功能等,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問題,臨床上有時發現一些無症狀的感染,如齲齒、泌尿道發炎、陰道炎、肝炎或消化道潰瘍、腳癬等,經治療後,長期的慢性蕁麻疹也因此痊癒。



 如有懷疑蕁麻疹是由日常飲食所引起的,則可將發病前一、二天內所吃的食物記錄起來,多觀察幾次,再做嚴格的食物控制,先食用簡單的固定食譜,經兩三週無症狀發生時,再逐漸添加一種食物,若沒有症狀出現,則表示所添加的食物並非引起此病人發生蕁麻疹的原因,再依此方式繼續添加其他食物,觀察至蕁麻疹再出現時,表示過敏原就可能在其中。以上的方法,實施起來相當費時,須要很細心、耐心才能找到過敏的食物,但也是唯一最正確找到食物中過敏原的方法



 另外,有些特殊的蕁麻疹是與上述日常過敏原較無關係的,如部份的人在運動、流汗、高溫的環境、情緒緊張、洗熱水澡時會出現蕁麻疹,這種蕁麻疹被稱為「膽素型蕁麻疹」;而「皮膚劃紋症」則是在搔抓或劃過的地方會浮腫起來產生蕁麻疹;冷、熱、陽光、局部的皮膚的壓迫也可使某些特異體質的人產生蕁麻疹。



 蕁麻疹不會傳染,治療最重要的是儘量找出原因,除去原因,才是治本的方法。治療蕁麻疹最常使用的藥物為口服抗組織胺劑,在控制病情而長期服用下還算是一個相當安全又有效的藥物,如產生耐藥性,再更換其它種類之抗組織胺劑即可。在急性、病情嚴重時可給予些副腎皮質素,但不可長期使用,亦不可用於慢性蕁麻疹患者。而慢性蕁麻疹治療原則,除盡可能找出可能的原因而去除之外,則是使用使蕁麻疹症狀減至最輕之最低劑量的抗組織胺劑。



 蕁麻疹患者日常生活應注意的事項亦如其它皮膚病的病人,還是以避免菸、酒、辛辣刺激性及不新鮮的食物為宜。亦當避免其它會使蕁麻疹惡化的因素如搔抓、洗熱水澡、緊身衣褲、戴項鍊、激烈運動、冷天吹電暖器致皮膚乾燥等。患者如能確實做到,皮膚之不適,應可獲得最大之改善。





http://www.kmuh.org.tw/www/kmcj/data/8705/3595.htm





【蕁麻疹】


 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,因身體接觸到某一種或多種之過敏原(包括食入、吸入、皮膚接觸、注射進入),引起皮膚內小血管急速擴張,而在皮膚表面形成膨疹。膨疹在24小時內會自動消除,但在過敏原未完全離開身體或是不斷再接觸到過敏原時,膨疹將反覆的發作。大多數蕁麻疹為急性發作,在數天後會自動康復;但若反復發作超過 6 星期以上,則稱為慢性蕁麻疹。


●常見引起蕁麻疹之原因:



急性蕁麻疹常只由單一原因引起,慢性蕁麻疹則可能由單一或多發性原因造成。



1. 飲食:  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• 海鮮(尤其生食者)


蝦、蟹、貝類、不新鮮的魚


  • 含酵母菌或經過發酵處理的食物


養樂多、健素糖、表飛鳴、優酪乳、麵包、饅頭、蛋糕、布丁、乳酪、醋


  • 含人工食品添加物(如人工色素、防腐劑、抗氧化劑、香料…等)


市售飲料(汽水、果汁、茶…等)、醬菜、各種罐頭食品、零嘴(糖果、餅乾、蜜餞…等)、泡麵…等


  • 堅果類食品


花生、核桃、腰果、杏仁、胡桃


  • 含咖啡因者


巧克力、咖啡、可樂、茶、可可


  • 某些水果


芒果、草莓、蕃茄


  • 含酒精的飲料或菜餚


所有酒類


  • 其它


蛋、牛奶、香菇、竹筍、殘留農藥的青菜




2. 藥物:所有藥品、維它命及健康食品皆有可能,較常見者如一些消炎藥物(如阿斯匹靈)、抗生素…等。


3. 感染: 




  • 細菌性:牙齒疾病(如蛀牙、牙周病)、鼻竇炎、尿路發炎…等。




  • 黴菌性:如念珠菌感染、足癬(香港腳)、甲癬(灰趾甲) …等。




  • 病毒性:如B型肝炎、某些濾過性病毒引起之感冒…等。




  • 寄生蟲感染:如滴蟲感染、腸道寄生蟲…等。




4. 吸入性過敏原:如花粉、黴菌孢子、粉塵、動物毛髮、小蟲的分泌物或排屑物之微粒…等


5. 內分泌:如甲狀腺功能異常、荷爾蒙(某些女性之蕁麻疹發作與生理周期有關)。


6. 物理性因素:導至物理性蕁麻疹,如搔抓、壓力、陽光、冷、熱、運動、水等因素。



●如何避免接觸過敏原:
 



  1. 慢性患者應記錄飲食日記及膨疹發生的時間、程度,以找出可能的食物過敏原(飲食日記應包括食物、茶水飲料、藥物、健康食品及補品、零嘴…等) 。




  2. 對曾經因服藥而引起蕁麻疹的患者,應請教醫師,將可疑藥物名稱記下,看病時先告知醫師可能會過敏的藥物。




  3. 慢性患者若有其它身體不適(如蛀牙、鼻竇炎、尿道炎、腸胃不適),應儘速就醫治療,以避免感染性過敏原長期在體內作遂。




  4. 避免到灰塵和煙霧多的地方;對羽毛過敏者,不可飼養小動物;對花粉過敏者,不要插花、栽花。家中最好不要鋪地毯;並隨時保持空氣流通。




  5. 物理性蕁麻疹的患者應避免引發之物理性因素即可。





蕁麻疹應注意的其它護理工作
 

沐浴方面

1.可以使用肥皂或沐浴乳。


2.儘量少洗熱水,熱水易使血管擴張,而使膨疹更厲害。


止癢方面


1.按醫師指示,局部使用冷敷或止癢藥膏。


2.剪短指甲,避免對局部搔抓,而造成皮膚損傷。





http://www.mmh.org.tw/taitam/derma/Main/07-education/Teach%20files/urticaria.htm






住家空氣品質知多少?上網即可輕易查




 中央社
更新日期:2008/08/25 13:00



(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五日電)國人有過敏體質人數愈來愈多,加上外出旅遊、活動風氣日盛,對空氣品質的需求日益增加。鑑於國人需求,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近期完成「測站資訊 with Google map 」系統,結合 Google map 的親和界面,民眾只要輸入自家或出遊地點地址,就可輕易獲得即時空氣品質資訊。


 監資處長朱雨其指出,「測站資訊 with Googlemap 」系統除提供即時空氣品質資訊,還提供最近二十四小時空氣品質預測及最近的空氣測站相關資料,提供民眾最符合實際需求的空氣品質資訊。


 此外,監資處還新增空氣品質監測資料網路下載服務。朱雨其指出,監資處將歷年全台各測站資訊整理成套裝方式,方便民眾免費查詢、下載,以利各界分析或進行學術研究,有需要的民眾可多加利用。970825





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80825/5/14rfk.html







上禮拜



阿佩突然也跟我一樣



會時常覺得很癢



然後皮膚會浮腫



這可真是把我給嚇到了



我幾乎每天也有的這種過敏現象



該不會會傳染吧



所以阿佩說他要去看皮膚醫生



我也跟著去了





結果醫生說這並不會傳染



真是讓我放下心中一塊大石頭



問了阿佩的發病時間知道它應該是屬於急性的



吃藥+一個禮拜的飲食控制就會好了



果真



這禮拜問阿佩



她說應該是都好了



因為再也沒有出現類似的症狀





真是羨慕阿



因為那時我也一起問了醫生



醫生看了我以前的病歷後說:



『 已經有十年左右了



屬於慢性



只能自己平常吃東西的時候做筆記



慢慢找出過敏原



但也有可能永遠都找不出來



所以只能試著跟它和平相處



接受有可能跟它生活一輩子的心理準備 』



是說這時我都還是想說反正有找到過敏原的希望



覺得也還好



一直到給藥籤的護士跟我說



『 也有可能是對溫度過敏



這樣雖然知道原因



但也沒有辦法治療 』



頓時真是晴天霹靂



簡直就是直接宣判死刑嘛







結論就是:●●●C'est La Vi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用在這裡感覺好像不太對)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ns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